隱地/風風火火的八○年代
2017/06/12 09:55:53 聯合報 隱地
經過歐風美雨浸襲,自此台灣社會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無論思想、觀念……一切均走向自由,所有奇怪的事情,大家均習以為常,所謂翻轉的年代,就在前面等著我們……
走過克難的五○年代,以堅毅奮發的爬山精神,終於熬過苦日子,穿過六○年代,1972年6月6日,謝東閔接任台灣省主席,提出「客廳即工廠」,全民拚經濟。1978年,南北高速公路與十項建設陸續完成,七○年代的台灣經濟突飛猛進,超越韓國、香港、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冠。
七○年代初,台灣的執政者擁有最堅強的行政團隊,像孫運璿、李國鼎……都是民眾至今念念不忘的人物……
國富之後,文化生活自然提升,所以七○年代的文藝風,使得《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快速竄起,成為兩大報業王國,而公家辦的新生、中央、中華日報亦各擁有大量讀者,報業的蓬勃,書報社林立,台北街頭處處皆掛滿書報雜誌,出版社除老字號的商務、中華、世界、開明「四大書店」,以及東方、三民、東華、金橋、文星、聯經、時報、遠景、遠流之外,五小(純文學、大地、爾雅、洪範、九歌)亦成為出版市場主力……
進入八○年代,文風更為鼎盛,兩大報印量朝百萬份挺進,而五小,每家出版社,印書量一版再版,一萬本數量的書比比皆是,印到十萬本的亦不在少數。八○年代是文藝作家最風光的年代,寫了稿,不怕沒人要,印了書,版稅收完一版,又來一版,作家開始成為有車階級,更有幾位王牌作家,居然還以版稅買了房屋,成為人們嘴裡羨慕的版稅屋。
但另一方面,八○年代的社會,因長久的一黨專政,以及黨禁、報禁、禁書、禁歌、禁雜誌,甚至禁髮……在一切「嚴禁」的長久制度之下,像一個壓力鍋,終於有一天爆裂了開來……
八○年代的風風火火,引爆事件可以追溯到1979年年底(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美麗島》,原是一本黨外雜誌,由立法委員黃信介擔任發行人,社長許信良,總編輯張俊宏,創辦於1978年八月。
「美麗島事件」亦稱「高雄事件」,因事件發生於高雄,原因起於1979年12月10日,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巧的是這一天也是國民黨四中全會的揭幕日,又是「春之七號冬防演習」,黃信介就在這一天向高雄市自強派出所,以雜誌社名義申請在公園舉辦演講。雖未獲准,但黃信介後來與警總南區司令部達成協議,演講可以照常舉行,但不可點燃遊行火把,後來警方突然展開鎮暴行動,原因是治安單位說,美麗島人士失信,在宣傳車遊行途中有人點燃火把,導致後來場面失控,上百名憲警受傷。次日,警總查封《美麗島》雜誌社及其各地服務處,並開始逮捕美麗島相關人員。
到了1980年2月20日,也就是進入八○年代,2月20日的「美麗島軍法大審」──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等分別被判刑。2月28日,又發生高雄美麗島事件涉案人林義雄之母及雙胞胎女兒在台北家中遭人殺害之舉世驚人血案,而1981年7月2日,慘案又多一樁,留美學人陳文成博士遭警總約談後,隔日離奇陳屍台灣大學校園。
1982年,從來被大家認為社會治安良好的台灣,竟然出現搶銀行的大盜──而搶匪是一位開計程車的退伍老兵。名叫李師科的他竟說,他搶的是國家的錢,顯然李師科認為國家不公不義,照心理學家的說法,他有反社會的性格。1985年又有震驚中外的江南案,就在此時,社會上又出現了龍應台的「野火現象」──龍是德國回來的學人,她先在《新書月刊》上寫了一系列炮火猛烈的小說評論,接著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寫〈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彷彿點了一把野火,以犀利論點,批評時政,不久以《野火集》出書,成為八○年代的焦點話題。
1986年9月28日,在戒嚴狀態下,一三○餘位黨外人士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曾造成朝野之間短暫緊張。不過國民黨在民意趨勢下,已往解除戒嚴法和開放黨禁的路上前行──1987年7月15日,台灣地區終於解除戒嚴,於是,黨禁開放之外,報禁亦解除,報紙登記及張數限制均一一解除,終於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所謂「三大張」時代。
連帶著,電影也開始不再被「剪來剪去」,同時實施「電影分級處理辦法」,分為普級、輔導級和限制級。
開放、多元,六○年代,台灣青年曾經一窩風的想盡辦法到美國留學;到了八○年代,台灣社會經濟起飛,造就了許多中產階級家庭,有了錢之後,突然又吹來一股移民風,先是移民巴西,後來流行前往加拿大。許多做生意的人,一方面還想繼續在台灣賺錢,於是把妻小先移居到加拿大,在加拿大置產,成為「空中飛人」的男主人,一旦妻小不在身邊,於是開始在台「金屋藏嬌」,加拿大的移民夢,到頭來換得的多半是婚姻變易,家人各自飄零。
經過歐風美雨浸襲,自此台灣社會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無論思想、觀念……一切均走向自由,所有奇怪的事情,大家均習以為常,所謂翻轉的年代,就在前面等著我們……
所以說,翻天覆地始於八○年代,亦不為過。
相關新聞
【當代小說特區】海凡/犀鳥(下)
2018/04/26【慢慢讀,詩】奔喪列車與雲的告別
2018/04/26【小詩房】我知道你沒那麼確定沒關係
2018/04/25【當代小說特區】海凡/犀鳥(中)
2018/04/25【文學紀念冊】眾荷喧嘩之後。 自此所以
2018/04/24【當代小說特區】海凡/犀鳥(上)
2018/04/24【文學相對論】陳國偉VS.陳思宏(五之四)明星
2018/04/23賴聲羽/人狗之間
2018/04/23【慢慢讀,詩】管管/春天的耳朵
2018/04/23【最短篇】算盤
2018/04/22《沉默》的電影和小說
2018/04/22【慢慢讀,詩】時間坐在 我的位子
2018/04/22《沉默》的電影和小說
2018/04/21龍應台/一個人的功課
2018/04/21鍾玲/書院的嬰兒
2018/04/20王聰威/京都菸斗紀
2018/04/20鍾喬/溪口的一朵花
2018/04/20【墓誌銘風景】和平主義革命家,亞洲獨立運動先驅
2018/04/19【小詩房】方群/遺忘三帖
2018/04/19【文學台灣:台南篇8】顏艾琳/極限我的家鄉
2018/04/19蔣勳/無數無量眾生:魏禎宏的「閉上眼睛」
2018/04/18【慢慢讀,詩】蔡富澧/雨中送兒子 至沙崙教召
2018/04/18黃春美/魚兒魚兒水中游
2018/04/18廖玉蕙/今生有幸做了姊妹
2018/04/17【慢慢讀,詩】龔華/瓶中信
2018/04/17彭歌/詩靈千古-敬悼蘭熙、光中
2018/04/16【文學相對論】陳國偉VS.陳思宏(五之三)真相作為信仰?
2018/04/16侯吉諒/紙上煙雲
2018/04/16【聯副3.4月駐版作家 答客問】李昂/我一點都不覺得孤單
2018/04/16【小詩房】沈眠/尋常
2018/04/16【聯副3.4月駐版作家 答客問】我一點都不覺得孤單
2018/04/15張以昕/瑞施凱詩瑜伽之旅
2018/04/14【雲起時】洪荒/禮物
2018/04/13【最短篇】畫線
2018/04/13【慢慢讀,詩】它也是一種節奏
2018/04/13【文學台灣: 台南篇7】袁瓊瓊/十九歲的台南
2018/04/12鄭培凱/蘇州的冰雪
2018/04/12【三行告白詩】示範作:夢想
2018/04/12【文學台灣: 台南篇6】許榮哲/一個人的陣頭
2018/04/11【墓誌銘風景】李敏勇/死了,也不忘幽默的科學家
2018/04/11
熱門文章
蔣勳/無數無量眾生:魏禎宏的「閉上眼睛」
2018/04/18廖玉蕙/今生有幸做了姊妹
2018/04/17龍應台/一個人的功課
2018/04/21【文學台灣:台南篇8】顏艾琳/極限我的家鄉
2018/04/19沈志方/妳,是我一生寫不盡的詩
2018/04/19《沉默》的電影和小說
2018/04/21賴聲羽/人狗之間
2018/04/23【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吳睿哲VS.劉煦南/文學還在
2018/04/22王聰威/京都菸斗紀
2018/04/20侯吉諒/紙上煙雲
2018/04/16【聯副空中補給影音版】悅讀古典詩16《鄭板橋/傅雯.惜別》
2018/04/18鍾玲/書院的嬰兒
2018/04/20【文學相對論】陳國偉VS.陳思宏(五之四)明星
2018/04/23《沉默》的電影和小說
2018/04/22【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蕭詒徽VS.盛浩偉/present
2018/04/22【最短篇】算盤
2018/04/22【台積電文學沙龍現場報導】高接人生
2018/04/23【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林育德VS.江佩津/能夠一直寫下去的 人生
2018/04/22【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鄭琬融VS.蔡幸秀/在真實中枯竭
2018/04/22鍾喬/溪口的一朵花
2018/04/20【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林宜賢VS.蔡均佑/陪自己玩的青年
2018/04/22【墓誌銘風景】和平主義革命家,亞洲獨立運動先驅
2018/04/19【聯副空中補給影音版】悅讀古典詩17《鄭板橋/小廊.惜別》
2018/04/25【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翟翱VS.鍾旻瑞/新手作家,遲到中
2018/04/22黃錦樹/海凡與〈犀鳥〉
2018/04/24【小詩房】方群/遺忘三帖
2018/04/19黃春美/魚兒魚兒水中游
2018/04/18【2018台積電文學之星】陳玠安VS.陳又津/關於改變
2018/04/22【雲起時】洪荒/禮物
2018/04/13【慢慢讀,詩】蔡富澧/雨中送兒子 至沙崙教召
2018/04/18張以昕/瑞施凱詩瑜伽之旅
2018/04/14【慢慢讀,詩】時間坐在 我的位子
2018/04/22【當代小說特區】海凡/犀鳥(中)
2018/04/25彭歌/詩靈千古-敬悼蘭熙、光中
2018/04/16【慢慢讀,詩】管管/春天的耳朵
2018/04/23【文學相對論】陳國偉VS.陳思宏(五之三)真相作為信仰?
2018/04/16韓良憶/尋找天涯海角
2018/04/02【文學台灣: 台南篇7】袁瓊瓊/十九歲的台南
2018/04/12【聯副空中補給影音版】悅讀古典詩15《貫雲石/雙調清江引.惜別》
2018/04/11【小詩房】我知道你沒那麼確定沒關係
2018/04/25